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

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存活期突破一年


【台北訊】副總統蕭萬長日前因為肺癌接受手術治療,引起不小的振撼,加上不斷有名人罹患肺癌,讓民眾逐漸注意到到肺癌的殺傷力。根據發表於新英格蘭期刊的研究指出,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,合併化學治療,可以使患者存活期首度突破1年,腫瘤反應率更為傳統化學治療的2.3倍,使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邁入新里程碑!


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任余忠仁表示,大多數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初次診斷時即為晚期肺癌,在治療上患者只能選擇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。過去觀察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存活期,都只能以「月」來計算,平均約8至9個月,多半無法突破一年。直到血管新生抑制劑出現後,與化學療法合併使用首度讓患者存活期突破一年的關卡,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存活期也首度開始可以「年」來計算。


血管新生抑制劑過去在治療大腸直腸癌、乳癌上,透過合併化療的方式,即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,發表於新英格蘭期刊的E4599研究更指出,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療突破現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瓶頸,對於患者的存活期、腫瘤反應率也雙雙提升。


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化療,使存活期、反應率雙雙提昇研究指出,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於第一線治療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,合併太平洋紫杉醇及鉑類化療藥物,整體患者的中位存活期可長達12.3個月,進一步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肺腺癌患者加以分析,其中位存活期更可長達14.2個月,相較之下,僅單獨使用太平洋紫杉醇加上鉑類藥物的傳統化學治療,中位存活期僅為10.3個月。


由病患的腫瘤反應率來看,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太平洋紫杉醇及鉑類化療藥物,對腫瘤反應率可達35%,化學治療則為15%,比較之下,血管新生抑制劑合併療法可以提高化療藥物對腫瘤的反應率達到2.3倍,抑制腫瘤的生長。


目前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,已經通過美國FDA及歐盟核准上市,合併化療可適用於非鱗狀細胞癌,在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的治療上,台灣則在申請適應症中。 (王慰祖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